一直瘦不下来?试试椰子油生酮减肥吧
减肥无可替代——椰子油
肥胖的原因
肥胖是人体内脂肪与各类组成部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比例失调的体现。肥胖不仅会导致人体出现多余赘肉,从而影响身材美观,还会导致部分疾病的发生。据调查研究表示,体型相对肥胖的人,患有脂肪肝的几率会很大,并且肥胖还会造成血液粘稠、血管堵塞,从而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1、不爱运动:
不爱运动是导致肥胖的一大原因,当人体内的脂肪堆积并无法降解时,则会出现肥胖现象,经常运动的人可以将身体中多余热量与脂肪进行消耗,还会使身体更加健康。所以想要减肥瘦身,还需多加运动来保持。
2、吃饭太快:
经常吃饭太快,也会导致肥胖现象的发生,这是由于如果经常吃太快,则会不利于肠胃对于食物的消化,从而引发便秘现象的发生。便秘是导致人体肥胖的一大原因,所以我们在吃饭时要做到细嚼慢咽,还能保护肠胃健康。
3、吃得太多:
经常吃些含糖、含油较高的食物,也会导致肥胖现象的发生,过多摄入油脂与脂肪则会导致这类物质在人体中不断堆积,所以我们在吃饭时,少吃些大鱼大肉的食物,多吃些青菜与水果,还能预防便秘现象发生。
4、太多零食:
经常吃零食也会造成肥胖现象的发生,零食中不仅含有大量脂肪与热量,还含有许多糖分,这三类物质会促使人体中脂肪飙升,从而使人体造成肥胖现象,如果在夜间经常吃零食,更能体现明显的肥胖现象。
5、经常熬夜:
经常熬夜不睡觉,会导致人体中生长激素无法分泌,生长激素作用于人体,可以促进人体骨骼生长,还能帮助人体代谢油脂、分解脂肪。所以经常熬夜不睡,是导致肥胖的重大原因,我们对于熬夜现象,要尽量去避免。
总结一下,吃得多,零食多造成摄入热量太多;人体机能是有上限的,吃的太快会造成营养物质肝脏处理不过来就地打包成脂肪;运动太少导致热量消耗太少,剩余热量也会被转化为脂肪;而熬夜则会造成内分泌失调进一步降低身体处理营养物质的速度。
生酮减肥
生酮饮食(Ketogetic Diet)是由梅奥医学教育学校罗素·怀尔德博士(Dr.Russel Wilder)于1921年所设计的饮食方法。顾名思义,就是能产生酮体(ketine bodies)的饮食。藉由减少糖类的摄取量,迫使身体分解脂肪制造酮体来提供能量。让身体的能量系统由燃烧葡萄糖为主改为燃烧通体为主。近年来人们将生酮饮食应用于减肥效果十分显著。
摄入碳水化合物会刺激胰岛素的产生,胰岛素的功能之一就是促进脂肪生成(lipogenisis)和抑制脂肪的燃烧(lipolysis),换句话说就是拼命的把油脂在脂肪细胞里锁起来而生酮饮食其中一个好处,就是降低血液胰岛素水平。根据 Gary Taubes 和 Dr. Atkins,生酮饮食减肥的最重要的原理之一就是降低胰岛素,从而释放了了锁在脂肪细胞里的油脂,并且将这些油脂作为身体的燃料,高效率的供应能量。
但是为什么有很多同学使用生酮减肥效果不好呢?那是因为很多人对于生酮产生了误区——吃肉减肥。大错特错!生酮减肥是吃油减肥!也就是以脂肪为主的饮食结构,绝不是什么吃肉!
肉类的本质是蛋白质,且不说过量的蛋白质会被转化为肝糖导致减肥前功尽弃,而且肉蛋类食物含有很高的嘌呤,长期吃下去还有痛风的风险。
无可替代的椰子油
回到主题,为什么椰子油是无可替代的呢?这要从分子结构讲起。
椰子油是天然油脂中中链脂肪酸(MCT)含量最多的,高达60%以上。而其他食用油无论是饱和或不饱和的,无论来自植物或动物的,几乎都是由长链脂肪酸构成,比如大豆油、玉米油、芥菜自由、橄榄油、猪油以及几乎所有我们饮食中的其他脂肪和油类。
中链脂肪酸又称中链甘油三酯(Medium Chain Triglycerides)简称为MCT,是由碳链长度6-12的饱和中链脂肪酸组成的甘油三酯。中链脂肪酸在自然界中天然存在但含量较少,主要来源于椰子油、棕榈仁油、母乳、牛奶及其制品。而且除母乳外人体无法合成MCT,只能通过外界摄入。
长链脂肪酸在小肠内首先被水解,接着重新酯化成甘油三酯,再与蛋白质一起形成乳糜微粒,然后通过肠壁被吸收,再经过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输送到肝脏、储存脂肪和其他组织。简单来说:长链脂肪酸会成为“储存脂肪”。
MCT可不一样,它在人体内不需胆盐即可完整地被吸收到小肠黏膜细胞的绒毛上或进入细胞内,吸收比一般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快,产生的中链脂肪酸在肠道细胞内不必重新酯化合成甘油三酯,而直接以脂肪酸形式由门静脉进入肝脏,无需经过穿梭,在肝脏内迅速高效地被分解产生能量。简单来说:MCT不会成为储存脂肪,只提供能量,而且供能快!
简单地说就是其他长链脂肪油类都有一个需要被胰岛素转化为脂肪,而以中链脂肪为主的椰子油则没有这个步骤。希望依靠生酮饮食来进行治疗癫痫或者改善二型糖尿病的人群这一点没有多大影响,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希望依靠生酮饮食减肥这一点就至关重要了。
而且还有一点十分重要,就是我们吃的各种油脂热量都为9卡每克,而椰子油的热量仅为8.6卡每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