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油中的神秘物质——中长链脂肪酸
椰子油中的神秘物质——中长链脂肪酸
在我们平常吃的食用油中,含有各种不同的脂肪酸,按照碳链结构的长短,可分为短链脂肪酸、中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
中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融合在一起,就成了中长链脂肪酸。用更加专业的说法就是中长链脂肪酸是指通过酶催化酯交换反应技术,将中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结合在一起而得到的。它既保持了中链脂肪酸减少脂肪积累和保持健康的功能,又适用于烹饪。
中长链脂肪酸有什么特别的呢?
易消化、吸收和代谢
我们平常所吃的食用油中含有的大多是长链脂肪酸,二者的消化、吸收和代谢方式都不同,从而导致他们它们进入人体后所产生的结果也不同。
长链脂肪酸要经过淋巴管、静脉流入血液,然后再运输到脂肪组织、肌肉、肝脏储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才转化为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人体。
与之相比中长链脂肪酸的代谢方式则是直接由门静脉输送到肝脏,被迅速燃烧,然后转化为能量,不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人体内。
中长链脂肪酸主要存在与什么地方呢?
常见的食用油以长链脂肪酸为主,中长链脂肪酸在自然界中含量比较少,主要的来源是母乳、牛奶及其制品、椰子油、棕榈油等。
关于椰子油
椰子油,采用新鲜椰肉,经过碾碎烘干、物理冷压萃取而成,在榨取的过程中不使用高温,没有任何添加,完整地保留了营养成分。椰子油中含有月桂酸、棕榈酸、亚油酸、癸酸等,而这些成分大多为中长链脂肪酸。
1、月桂酸:月桂酸是母乳中的成分之一,也是天然的抗生素,被认为是提高婴幼儿自身免疫力的绝好营养品。椰子油中的月桂酸含量近50%。
2、棕榈酸:可以帮助平衡人体钙、磷矿物质
3、亚油酸:是天然的润肤剂
4、癸酸: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
于2003年发表在营养期刊中的研究表明,在食用中长链脂肪酸的试验中,食用中长链脂肪酸的试验者体脂肪显著低于对照组。
于2010年发表在《中国食品学报》上的论文表明,将 112 名高甘油三酯患者随机分为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和长链脂肪酸食用油2组,经过实验证明,在合理的膳食条件下,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可显著降低超重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中的血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